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北京大学叶正芳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

时间:2025年11月18日 15:49    浏览:


11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叶正芳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撰写交流指导》的专题报告。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生态系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等共计120余人聆听报告。

作为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体系创始人,叶正芳以“从实验室到百项工程”为主线,系统阐释技术迭代路径。其团队研发的“高效微生物固定化脱氮技术”通过6项省部级鉴定,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山西交城日处理5万吨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典型案例,他具体展示了该技术如何实现污染物降解效率提升40%、运行成本降低30%的工程实效,并揭示了“基础研究-中试放大-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机制。

针对青年教师关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痛点,叶正芳结合自身主持5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验,与学院青年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和指导。会场内,师生们认真聆听并记录要点,互动环节中,就专利转化机制、跨学科团队构建等前沿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报告不仅展现了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技术突破,更通过学术对话的形式,彰显了新时代科学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育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叶正芳简介:

叶正芳(1965-),甘肃秦安人,兰州大学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国家发改委资源与环境评审专家,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中方专家。

叶正芳为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发明人,其成果经6项省部级鉴定,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被认定国际领先。获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年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二等奖及甘肃省十大优秀专利。主持“863”重大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50余项科研项目,获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论文240余篇(SCI论文130余篇)。研发技术应用于国内100多项水处理工程及近10项土壤修复工程,包括交城县水环境治理项目(日处理5万吨)。2008年设立“叶正芳教师专业发展奖励基金”。 

(撰稿:周小平/编辑:庞栋栋/审核:吕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