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第五届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联合论坛在天水师范大学4号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黄河水土保持天水治理监督局主办,天水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与天水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承办,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双方单位及我院研究生、本科生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当天,黄河水土保持天水治理监督局副局长安乐平、天水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赵强、天水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李志锋等领导出席了论坛。论坛在赵强院长的欢迎词中拉开序幕,随后安乐平副局长发表讲话并宣布论坛正式启动。
本次论坛围绕“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展开,通过学术交流汇报的形式,深入探讨了多个关键议题。与会专家和学者分享了包括新型重力侵蚀监测方法、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水土流失数据分析、优良沙棘杂交品种选优试验、水土保持措施碳汇效益评估、数字孪生小流域建设进展、西秦岭西成矿田典型铅锌矿床成因、GNSS与InSAR在滑坡与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微生物对黄土高原人工林凋落物的分解机制以及伏羲水文化的阐释及其当代价值等在内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坛期间,各位报告人通过精彩的演讲和深入的分析,展示了各自领域内的前沿进展和实践经验。与会者就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不仅增进了对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合作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与会者普遍认为,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与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论坛结束后,主办方和承办方表示,将继续加强合作,推动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时也期待未来能够举办更多类似的论坛活动,为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撰稿人:刘宝康//审核:赵强)